•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健康背包”筑牢牧区健康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01 14:27:08      来源:健康报       点击: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你必须去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了。”7月2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下罗乡达色村,村医郎塔吉从随身携带的巡诊包里拿出设备,给70岁的仁真尼玛做完尿检后,严肃地叮嘱道。老人尿蛋白含量超标,且有多年高血压病史。郎塔吉在设备上录入数据后,系统自动将仁真尼玛标注为“黄色人群”。

      在炉霍县近6000平方公里的牧区,4.7万常住人口曾长期面临“地广人稀、缺医少药”的困境。过去,村医们骑马挎药箱翻山越岭,检查数据靠笔记录。如今,139个村的村医肩头多了个不到5公斤重的“健康背包”,检查数据可实时上传至炉霍县卫生健康局打造的“健康地图”系统。这个被牧民称为“健康神器”的巡诊包,使高原牧民的健康获得感大为提升,也让村医们心里更有底了。

    一包装下“全科诊室”

      记者看到,这个防水耐磨的“健康背包”藏着不少巧思。核心检测主机搭配血糖、心电图、尿酸、尿检等不同功能的检测芯片,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进行操作。“测什么项目就插对应芯片。65岁以上老人必做的心电图,以前在卫生院才能做,现在在牧场就能完成,数据自动同步到健康档案。”炉霍县朱倭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松吉降村边演示边说,基层医护人员带着这台机器出去,能完成很多基础检查项目,巡诊效率大幅提高。

      据了解,2024年,在浙江省组团式帮扶和省内对口支援工作支持下,炉霍县启动“马背医院”建设,为全县139个村卫生室配备“健康背包”。装备升级让村医们的巡诊效率大幅提升:在朱倭镇农区,过去村医单日最多走访15户重点人群,如今带着“健康背包”每天能完成50户走访;过去需要5名卫生院医护人员加1名村医才能开展的检查,现在1名卫生院医护人员加1名村医即可完成。

      朱倭镇朱倭村村医次能登真告诉记者,“健康背包”可开展9项基础检查,涵盖心电图、血糖、血脂、尿常规等方面的检验检查,相当于把“全科诊室”装进了“健康背包”。

    转诊之路不再漫长

      在炉霍县,“健康背包”串联起“智慧医疗一张网”,让转诊之路不再漫长。牧民在帐篷完成检测后,数据实时上传至“健康地图”系统:当数据异常,家庭医生手机上的App会收到预警,家庭医生可直接调阅患者病史;乡镇卫生院通过系统汇总辖区数据,为村医精准开展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县医院数据终端大屏上,红黄绿三色光点闪动,实时显示着全县139个村上传的监测数据。

      “终端大屏的每个光点代表一个村医的巡诊点。红色预警提示需要紧急干预,我们会第一时间调动医疗资源应对。”炉霍县人民医院院长杨海说,去年冬天,一位牧民心电图检测出现异常,村医通过“健康背包”将数据传至炉霍县人民医院,通过在线指导确认心律失常后,为该牧民直接预约了内科床位。

      据介绍,“健康背包”带来就医流程的改变。患者到达医院前,医院已通过“健康背包”数据做好接诊准备。患者离院后,系统会分析患者离院病历,将患者后续所需的治疗任务信息,如复查复诊、检查、拆线、换药等发送到对应家庭医生的手机端App上,由家庭医生进行跟踪处理,实现连续的医疗服务。

      “健康背包”让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形成闭环:村医是一线“侦察兵”,背着“健康背包”走遍牧场帐篷;乡镇卫生院是“中转站”,汇总数据并提供医疗支持;县级医院是“指挥部”,负责远程会诊、床位调度、住院诊疗和慢病管理指导。

      “这种联动正进一步筑牢牧区健康防线。”炉霍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拉旺说,如今,“防未病、治小病、管慢病、转大病”的承诺,正通过“健康背包”在高原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县乡村医生累计用“健康背包”完成监测服务7345人次,为健康管理提供了精准依据。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西路3号院2号楼15层181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