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甘肃天水幼儿园儿童铅中毒事件,引发了家长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关于铅是如何进入人体的、铅中毒会带来哪些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预防铅中毒,下面将为大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儿科副主任医师 蔡馥丞
铅从哪里来
众所周知,铅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重金属元素。那么,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面临铅暴露的风险呢?
环境类:20世纪80年代,含铅汽油的广泛使用导致汽车尾气排放大量铅微粒,造成全球大气铅浓度急剧上升,曾使美国儿童血铅超标率高达85%。尽管我国已于2000年全面禁止生产与销售含铅汽油,但过去汽车排放的铅仍可能残留在交通繁忙区域的土壤和灰尘中。此外,电池回收、电子垃圾拆解等工业活动排放的含铅废水和粉尘也是导致铅中毒的重要风险因素。
我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2008)》明确规定,内墙涂料中可溶性铅的含量不得超过90毫克/千克。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仍可能违规使用含铅量超标的涂料,这对居住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对孩子而言。此外,含铅涂料老化脱落后形成的粉尘,也可能导致铅中毒。
用品类:老旧自来水管道(如铅管、镀锌钢管)或含铅焊料、劣质水龙头都可能析出铅到饮用水中。劣质釉彩陶瓷(色彩鲜艳的碗、盘、杯子)遇酸(如醋、果汁)可能溶出铅。部分水晶玻璃杯含铅,如果长期盛放饮料可能析出铅。某些传统化妆品(如口红、眼影、美白霜)、部分染发剂可能含铅。劣质塑料玩具、彩色积木、蜡笔、油画棒可能使用含铅颜料。某些廉价金属玩具可能含铅。
食品类: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蛋、焊锡(含铅)封口的罐头食品或铅污染区域种植的农作物都可能是铅污染的来源。
为何儿童更易中招
儿童消化道发育不成熟,对铅的吸收通透性较成年人更高,因此其吸收率也相应增加。此外,由于儿童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吸收入血的铅更容易进入大脑。铅与钙、铁、锌的吸收途径相同,而儿童对这些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大,若食物中缺乏这些元素,铅便容易乘虚而入。
儿童用手接触物品后,会将手指或接触过的物品放入口中(如啃咬玩具、手指)。同时,由于儿童身高较矮,也容易直接接触到沉积在地面的含铅灰尘和土壤。
铅中毒危害有哪些
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远比成年人严重,因为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骨骼和器官对铅的毒性极为敏感。铅一旦进入儿童体内,可造成多个系统损害,其中许多影响是不可逆的。以下是主要危害。
神经系统损害:血铅水平每升高10微克/升,导致智商平均下降2~5分。长期低剂量铅暴露(<50微克/升)仍可能影响认知功能,还会导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记忆力减退、学习困难,以及易冲动、攻击性行为增加。
生长发育受损:铅干扰生长激素分泌,抑制骨骼发育,导致身高增长迟缓。铅损害听神经,导致听力下降甚至丧失。铅还会抑制血红蛋白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其他器官系统损伤:导致腹痛、便秘、食欲下降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可能出现铅中毒性肝炎。长期铅暴露可能导致肾小球功能障碍,甚至慢性肾病。儿童时期铅暴露与成年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高相关。
长期不可逆损害:对于神经系统,即使治疗,铅中毒已造成的智力和行为认知障碍也无法完全恢复。铅在骨骼中可长时间蓄积,在孕期或哺乳期等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如钙需求增加时)可被释放入血,从而影响胎儿或婴儿。
急性中毒:可能导致脑水肿、惊厥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儿童血铅超标
由于铅中毒的神经损害一旦发生,难以逆转,因此减少铅暴露是最有效的策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儿童血铅超标呢?以下几点是关键。
第一,确保儿童远离含铅涂料、汽油、旧电池等含铅物品,这些往往是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装修涂料,检查居住环境中铅含量,由专业机构进行驱铅处理,切勿自行打磨,防止含铅微粒随粉尘扩散。及时更换老旧自来水管道,选择正规品牌装修材料。
第二,选购正规渠道的玩具、文具、餐具,避免“三无”产品。孕妇和乳母也应该重视铅暴露问题,避免接触含铅物质,防止胎儿期和婴儿期暴露。
第三,提倡均衡饮食,确保摄入富含钙、铁、锌的食物,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减少铅在人体内的吸收。
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玩耍后、进食前,以及接触灰尘后。避免儿童啃咬非食品级物品。由于含铅涂料可在空气中形成铅微粒,家庭应定期清洁灰尘,使用湿拖把减少扬尘。
第四,铅中毒早期症状隐匿性强,因此在高风险区域可对重点儿童人群定期进行血铅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血铅超标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血铅超标,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一旦发现血铅超标(≥50微克/升),需遵医嘱进行营养干预或药物排铅,切勿自行使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