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ECG)是临床最常用的心脏检查之一,那些看似复杂的“波浪线”实则隐藏着心脏健康的密码。医生指出,即使非专业人士,掌握5个核心异常信号也能快速识别潜在风险。
一、心率“超速”或“怠速”:警惕节拍器失衡
正常成人静息心率应为60-100次分。若纸速25mms下,R-R间隔<3大格(心率>100次分)则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发热、甲亢或焦虑;若R-R间隔>5大格(心率<60次分)则为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员或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可能正常,但伴头晕需警惕传导阻滞。
二、心律“乱舞”:早搏与房颤的蛛丝马迹
正常心律如“整齐的鼓点”,若出现提前的P波(房性早搏)或宽大畸形的QRS波(室性早搏),提示心脏“抢跑”。更危险的是房颤:P波消失代以f波,R-R间隔绝对不齐,且心室率常>100次分,血栓风险增加5倍。
三、ST段“爬坡”或“下坡”:心肌缺血的警报
ST段是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平段。若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J点后0.08秒>0.1mV),高度提示急性心梗;若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则可能为心绞痛或心肌炎。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复极综合征等良性变异也可能出现ST段轻度抬高,需结合临床。
四、T波“倒立”:隐藏的危机
T波反映心室复极。若T波低平(<同导联R波110)或倒置,需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V1-V3导联T波倒置可见于正常儿童,但I、II、aVL、V4-V6导联对称性深倒置则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病。此外,低钾血症患者T波会变得低平,而高钾血症则可能呈现“帐篷状”T波。
五、QRS波“变宽”:传导系统的故障
正常QRS波群时长<0.12秒。若≥0.12秒且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1导联rSR’型),多见于肺心病;左束支阻滞(V5导联宽大R波)则提示高血压或冠心病。更危险的是室性心动过速:连续3个以上宽大畸形的QRS波,频率>100次分,常伴血流动力学紊乱。
最后要提醒的是,心电图解读需结合症状与病史:青年女性ST段压低可能仅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老年男性新发房颤需立即排查心房血栓。当“波浪线”出现上述异常时,建议48小时内完成心脏超声、心肌酶等检查,避免延误治疗。记住:心电图是动态变化的,一次检查正常不代表永远安全,定期监测才是守护心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