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健康科普
    耳穴压豆:小豆粒缓解大不适
    发布时间:2025-07-23 10:23:20      来源:大河健康网       点击:

    在中医护理的工具箱里,耳穴压豆疗法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一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廓穴位的护理技术,凭借小小的“豆粒”实现对全身不适的调理,是中医“整体观”在护理领域的典型应用。

    耳穴压豆的护理理论源于中医“耳为宗脉之所聚”的认知。耳廓并非孤立的听觉器官,而是全身脏腑器官的“微型缩影”。有研究证实,耳穴刺激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通路影响内分泌与免疫系统,例如按压“神门”穴能促进内啡肽分泌,这也是其能缓解疼痛的科学原理。

    作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有着规范的护理流程。首先是评估环节,护士需通过望、问、触收集信息:观察耳廓是否有红肿破损,询问患者过敏史与不适症状,触摸耳穴区域是否有压痛或结节。随后进行辨证选穴,如失眠患者取“心、神门、皮质下”穴以宁心安神,便秘患者取“大肠、直肠、交感”穴以通腑导滞。

    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用75%酒精棉签螺旋式消毒耳廓,待干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5cm×0.5cm胶布对准穴位贴敷,贴后以指腹垂直按压,每次按压30秒至1分钟,以患者产生“红、热、胀、痛”的“得气”感为宜。护士会同步指导患者自我按压技巧,强调“由轻到重、定时按压”的原则。

    在适用场景上,耳穴压豆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老年病调理中,对于高血压人群,通过按压“肝、肾、降压沟”等穴位,可辅助调节血压,改善头晕等不适症状;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选取“胃、神门、皮质下”等穴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带来的恶心、呕吐等反应,帮助患者提升进食能力;在产后护理里,针对产后乳胀的情况,按压“胸、肝、脾”等穴位,可促进乳汁通畅,降低乳腺炎的发生几率。

    针对不同人群的护理特点,耳穴压豆也有相应调整。儿童皮肤娇嫩,宜选用脱敏胶布,留贴时间缩短至2~3天;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耳廓感染,按压时避免用力过度;老年患者血液循环较慢,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至1~2分钟。

    自我护理时,掌握正确的方法能让效果更好。按压时,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廓,垂直施加压力,就像按钢琴键一样,力度由轻到重,当感觉到“微红热胀痛”时就暂停,千万不能像拧瓶盖那样用力过度。贴敷期间,若胶布边缘出现翘起,可用剪刀将多余部分剪掉。同时要注意,耳廓有红肿、皮肤破损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贴敷。若出现胶布过敏,应立即取下并涂抹炉甘石洗剂。按压后若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平卧休息。贴敷期间避免耳廓沾水,洗脸时可用干毛巾轻擦,睡眠时避免压迫贴敷侧耳朵。

    这颗小小的王不留行籽,承载着中医护理“以柔克刚”的智慧。它无需复杂设备,却能通过精准的穴位刺激调动人体自愈能力;它没有药物不良反应,却能在细微处调节身心平衡。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西路3号院2号楼15层181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