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药不仅是苦的,还有甜、辛等不同味道!”6月16日,穿堂而过的微风中飘来艾草与陈皮的混合药香,一场由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策划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正拉开帷幕。
在这里,通过中药辨识、中医古籍探秘、针灸门诊参观等丰富环节,让留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增进了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解与认同。
活动现场,留学生们在专业药师指导下,观察了黄连、昆布、蝉蜕等常见中药材,并通过触摸、嗅闻等方式辨别其特性。“黄连是清热的药材,但味道很苦。”“可是仔细闻闻,是有淡淡的清香。”活动现场,大家对观展台上的中药材展开热烈的讨论。
中药香囊制作区俨然成了小型工坊。留学生们照着配方,把艾草、丁香、薄荷等药材称好、捣碎,装进小布袋里,“艾草驱蚊,丁香温胃,薄荷提神——原来香囊是‘会呼吸的保健品’。”听着现场专业药师讲解,留学生们连连称奇,都将防病保健的“中式香氛”带回家。
现场专业药师指导留学生装中药香囊。 受访者供图
护国寺中医医院古籍阅览室藏书丰富,活动现场,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的老师以《医宗金鉴》《医门法律》和《退约斋医说仅存》为例,向留学生们讲解了中医古籍的文字、纸张、装帧、印刷特点,让学生们深切感受穿越历史长河走来的中医药文化。
“不用药物就能治病,中医果然名不虚传!”来到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门诊,当看到细如发丝的银针缓解患者肩颈疼痛时,留学生们主动申请体验。在医师操作下,他对针灸带来的酸胀感感到神奇,并对此称赞。
几场体验下来,留学生们纷纷表示,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不仅是治病手段,更是中国人“和谐共生”哲学观的体现。希望能把中医“治未病”理念带回祖国。
据了解,护国寺中医医院多年来始终持续致力于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让留学生们得以用“五官”感知中医药文化,成为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生动一课。
下一步,医院还将继续搭建此类平台,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