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学术交流
    共赴博物馆里的中医药时光之旅
    发布时间:2025-06-30 16:54: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

    初夏的风伴着草药清香,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里,一场跨越时空的中医药文化盛宴在全国校园上演。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指导,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博物馆里的中医药奇遇”2025年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全国近700所中小学校,30万学生一同奔赴中医药时光之旅。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尊针灸铜人为何被称为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中医使者’吗?”随着老师的提问,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看着屏幕上这件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赠予世界卫生组织的“国礼”。本次主题活动的课堂以“针灸铜人”和“藏于中国医史博物馆的清代养生图谱——《内景图》”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揭秘穿越千年的中医药“宝藏密码”。

    在“从博物馆走进当代生活”课堂认识药碾、戥秤;在“从博物馆走进当代生活”课堂了解中医药文物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丰富的课堂内容让同学们收获满满。

    除了“同上一堂课”,各地中小学还结合实际,自主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日活动,使学生们加深了对中医药文物和中医药养生理念的理解。

    造型古朴的药碾、匠心独运的药戥、形态各异的中药材标本……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陈馆长的带领下,兴致盎然地参观馆内陈列的每一件展品。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在观察针灸铜人。

    “原来身体里藏着这么多‘地图’!”徐心甜同学在触摸铜人模型时惊叹。“镇馆之宝”——坐虎针龙木雕也吸引了同学们的观看。一件件展品宛如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古人“治未病”的养生智慧,以及在诊疗技艺上的精湛造诣。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七小学学生在观察针灸铜人。

    广东省湛江市第八中学的学生们参观了位于湛江中医学校内的中医药博物馆,看到了古人走出荒蛮、从无到有创建医学的过程;在针灸铜人像前,孩子们挑战古代医学生的考试——找穴位;在中草药标本前,孩子们认真讨论草药名称。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的学生也来到了湛江中医药博物馆。馆内丰富的中草药标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让大家直观地认识到了不同药材的独特模样。

    广东省湛江市第八中学学生在闻药。

    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的学生在博物馆中观察中药标本。

    在安徽省黄山市紫阳学校,郑村镇卫生院中医师带领学生们开展穴位探秘和火罐使用体验活动。中医师展示了中医适宜技术,详细讲解适用病症、作用疗法。在安徽省歙县新安小学,中医师带领同学们体验了针灸、中药研磨和称量中药等传统中医药技艺。

    安徽省黄山市紫阳学校的学生在体验针灸。

    在安徽省歙县新安小学,中医师带领同学们体验中药研磨和称量。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明泽学校的学生们来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文化馆内,亲手触摸药材、制作山楂丸,惊叹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明泽学校的学生们在制作山楂丸。

    浙江省遂昌县金竹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不但在课上获得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还巧手制作了养生锤、中药护手霜,课后更是开启“中医药文物寻宝记”,同学们各显神通,寻找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物,制作图文并茂的“中医药文物手记”和手抄报。

    在甘肃省兰州市五一山小学,同学们纷纷尝试辨认常见穴位,感受中医“司外揣内”的诊疗魅力。在互动提问中,同学们积极分享家中使用艾条、拔罐等中医“神器”的经历。

    甘肃五一山小学学生在辨识中药。

    在四川省绵阳市东原小学,艾草、菊花、陈皮等药材的香气弥漫教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手制作中药药材图“书签”和中药香丸,感受“看图识药”“闻香养生”的乐趣。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在制作艾草陈皮香囊。

    “原来中医药不是古籍里的铅字,而是会呼吸的智慧!”抚摸着自制的香丸,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的欣喜。当铜人遇上少年,当古方邂逅童心,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