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汪天平:37年奔走在血防路上
    发布时间:2024-02-26 15:16:37      来源:健康报       点击:

          前不久,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召开,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主任医师汪天平荣获表彰。在公共卫生领域工作37年,汪天平是临危受命、逆行出征的抗疫总领队;更是以身作则、潜心育人的血防领路人。
      本报记者 颜理海
      通讯员 张璇
      为治小虫走滩涂
      一年365天,汪天平的大部分时间都奔走在滩涂、湖沼之地。血吸虫病与其他疾病不同,不能仅仅依靠临床病例与实验数据,而是需要深入一线,去调研、去钻研。
      血吸虫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吸虫进入血管之后产卵并迅速繁殖,参与血液循环,随后进入肠、肝等内脏,造成肝硬化、胃溃疡、腹水,甚至引发死亡。上世纪80年代,血吸虫病在我国12个省市流行,全国有超过1000万名患者。安徽地处长江沿岸,属重度流行区,防治工作异常艰巨。
      1984年,汪天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刚一工作,所里就把“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交给了他。从那时起,汪天平就在血防领域扎下了根。在他来之前,很少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经费又捉襟见肘,很多情况下得靠自己想办法。
      从那以后,汪天平习惯了和农民吃住在一起。他把农村废弃房屋改造成实验室,经常在村子里一待就是小半年,节假日也都是在调研与走访中度过。因为检验标本主要是居民的粪便,一天工作下来,汪天平难免恶心呕吐。由于长期工作在血吸虫病疫区,他自己也感染了血吸虫病,但却没有休假,默默吞下几颗药后,又投入到防治工作中。
      汪天平说,一直以来,血吸虫病的诊断是个难题。病毒的抗体特异性难以查找,导致它与其他疾病不易区分,极易造成漏检、误检。他所在的团队针对这一难题,经历了无数次的调研与实验,研制出血吸虫病诊断试剂,解决了血吸虫病确诊难的问题,推进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连续多次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并率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注册,被指定为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的查病试剂。
      血吸虫病虽容易治疗,但极易复发。在汪天平看来,关口前移是关键。他介绍,水传播、人畜传播给防治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虽然通过引进药物治疗及化疗等方法,能成功对人感染血吸虫病进行有效治疗,但在牛身上却无效。随后,在汪天平团队及其他血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以机代牛”的策略推进防治,终于取得实效,这一策略也被写入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中。与此同时,汪天平对藐小棘隙吸虫的发现,更是创造了国内外八项“首次”,填补了多项研究空白。
      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2019年底,安徽省50个血吸虫病疫情流行县(市、区)中,9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3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8个达到消除标准。连续16年,全省人群和牛的平均感染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连续7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和感染性钉螺。这些成就,有汪天平的一份功劳。
      为解疫情倾全力
      2020年,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的专题片《榜样》讲述了汪天平的故事,很多人观看后,眼眶湿润了。汪天平感慨:“作为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大家长’,能在主战场参加这次战斗,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当我把所有队员一个不少地安全带回来时,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瞬间。在这场战役中,我倾尽了全力。”
      2020年1月27日,正值大年初三,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185名医务人员集结完毕,在汪天平的带领下赶赴武汉,接管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3个病区81张病床、武汉太康医院130张病床。当时他们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在没有隔离带、缓冲区,甚至基本清洗、消毒都不具备的条件下,不到2天,他们便新建了重症监护室,使大量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汪天平和团队主动对接武汉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积极承担社区隔离点、发热门诊巡查指导和病例甄别任务,前移诊断关口,提高诊治效率。
      然而,危重症患者增多,抢救设备有限,没有特效药物,患者不断离世。医护人员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紧张的情绪开始蔓延:感冒发烧、焦虑失眠、崩溃痛哭……作为“大家长”的汪天平几乎成了整个团队的精神支柱。“他们都看着我,我不能倒下。”汪天平想尽一切办法,带着队伍克服各种困难。
      每天清晨的温暖送行成了医疗队的“必备节目”。早晨6时30分,汪天平在队员奔赴一线前为他们鼓舞士气,讲述近期的疫情动态,叮嘱防护知识。他千方百计协调防疫和生活物资,在武汉的65个日日夜夜,汪天平的手机提示音24小时不曾停歇,对于队员的诉求,他总是尽量满足。
      “既要有良好的愿望,又要有过硬的技术。”汪天平每晚组织工作组例会,在一线防控人员中开展头脑风暴,推出了一些创新的防疫举措与治疗方式。在他的带领下,安徽医疗队成功开展了危重症救治行动,坚持防治结合,对隔离点、门诊和卫生院开展巡回医疗指导,组织制定“三化方案”,确保队员“零感染”。
      65天来,汪天平带领安徽医疗队累计管理床位2166张,收治患者3156例,其中危重症患者达745例,为患者托起生的希望。
      为育后人俯下身
      承担管理工作以来,汪天平更加关注对年轻人的培养。在他看来,团队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凝聚力,这就需要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带头干,才能更好地带领身边人一起干。
      汪天平还是像往常一样,一有时间就往实验室里钻。外出调研,也都是他亲自带队。2016年、2017年,他不顾自己有心律不齐病史,主动担任援助西藏包虫病流调领队,出色完成包虫病流调任务。
      汪天平回忆说:“刚来西藏时,队员们几乎个个都有头痛、头昏、失眠、心率加快、鼻孔流血、食欲不佳等高原反应。”但这些没有成为流调工作的障碍,他们基本完成了3个县12个村共16万人的摸底调查,为推进西藏包虫病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汪天平也因此荣获西藏自治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先进个人,受到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通报表扬。
      “做科研光靠8小时工作时间是不行的,不吃些苦,是出不了成果的。”汪天平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他认为,在医疗卫生科技发展上,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核心技术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汪天平一直督促团队加强科研工作。只要是年轻人提出的合理的科研想法,他都会尽可能从经费和人力上予以支持和鼓励。
      也正是在汪天平的带领下,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的五十余位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及各类国际与国内合作项目等共16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30余项。研究所也跻身全国省级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先进行列。
      三十多年来,从初入血防,到抗击非典;从抗震救灾,到武汉抗疫。汪天平一直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科学技术,躬身力行,奔走在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最前线。如今,他依然每天在血防领域默默耕耘,为血防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于他而言,无论头衔与身份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他投身血防事业的初心。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供图)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