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大脑战役”,每延误1分钟,190万脑细胞可能永久死亡。当患者出现“嘴角歪斜、手臂无力、言语不清”等突发症状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最大程度挽救生命。但盲目处理可能比疾病本身更致命——记住FAST原则,避开5大禁忌,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救命课。
一、FAST原则:4步快速识别中风
F(Face脸):让患者微笑,观察是否一侧嘴角下垂、面部不对称。A(Arms手臂):平举双臂,看一侧手臂是否无力下垂或无法保持。
S(Speech语言):重复简单句子,如“吃了吗”?注意是否含糊或无法表达。 T(Tme时间):出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黄金救治窗为发病后4.5小时。
二、禁忌清单:这些动作堪比“帮倒忙”
喂水、喂药
吞咽反射可能已受损,强行喂食易导致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降压药、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病情(如出血性中风禁用抗血小板药物)。
摇晃患者促醒
剧烈晃动可能加重脑出血,或导致呕吐物误吸窒息。
自行放血、针灸
民间“刺破手指放血”无科学依据,反而延误送医。非专业针灸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飙升。
强行“扶正”体位
患者可能因平衡障碍摔倒,应保持平躺或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等待症状“自行缓解”
中风症状极少自行消失,拖延时间越长,残疾风险越高。
三、专业救援前的“黄金护航”
保持气道通畅:松解衣领,清除口腔异物,必要时用拇指下压舌根防止舌后坠。
记录发病时间:精确到分钟,为溶栓治疗争取时间窗。
避免情绪刺激:安抚患者,减少焦虑导致的血压波动。
备好医保资料:提前整理身份证、医保卡,避免入院手续延误。
四、预防比急救更重要
高危人群筛查:高血压、房颤、糖尿病患者需定期颈动脉超声、心电图检查。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控制BMI<24、每日500g蔬菜摄入。
急救知识普及:教会家人FAST原则,家中张贴急救流程图。
中风急救不是“单选题”,而是“生死竞速”:FAST原则锁定目标,禁忌清单排除干扰,每个环节都在为大脑争取生机。记住:拨打120后别挂电话,按调度员指导处理,你的每一秒冷静,都是患者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