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学术交流
    中新健康丨专家:AI系统将助力肺结节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5-08-15 11:25: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我们正在汇集全国胸部疾病诊疗为主的医疗机构的病例影像数据,用十万例大数据训练人工智能(AI),两年之内让AI对结节良恶性作出更加精准的判别。”在第二届胸科创新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副院长、北京胸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侯代伦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透露,北京市首批肺小结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推广至全国100余家医疗机构,并同步启动十万例级全国多中心影像数据库建设。

      在侯代伦看来,AI在肺小结节诊疗中的价值不仅是“筛得快、测得准”,更在于“判预后、定方案”。它可以用大数据把肺部血管、气管等进行三维重建,精确显示结节与关键结构的空间关系,直接锁定楔形、肺段或肺叶切除方案,同时利用大数据模型预测术后复发风险,为是否追加辅助治疗提供量化依据。

      借助AI辅助,临床路径亦随之清晰——首次发现肺小结节,建议先观察3-6个月或抗炎后短期复查,避免盲目手术;确认需要干预时,首选手术切除,不能耐受手术者改用CT引导下消融治疗,实现“筛查-诊断-评估-手术-术后AI随访”的完整闭环。

      目前,作为北京市肺癌专病医联体牵头单位,北京胸科医院已联合全国100余家医疗机构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包括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培训300余名基层医师统一诊断标准。

      侯代伦强调:“无论AI多聪明,最终仍需医生把关,我们把这套系统称为‘人工智能MDT’。”

      北京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潘军华表示,当下医疗创新正经历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重构”的转变,AI技术成为了医生的“数字分身”,大数据则化身数字“听诊器”。

      第二届胸科创新大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等业内权威机构主办,以“融合创新,智领未来”为主题,紧扣胸部疾病诊疗前沿,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化医疗等尖端技术与临床实践的融合。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西路3号院2号楼15层181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