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鱼刺扎一下,差点没命
    发布时间:2025-07-11 14:31:49      来源:大河健康网       点击:

    88岁的王大爷(化名)家住浙江绍兴,身体硬朗,生活自理。几天前,他在清洗海鲈鱼时,手指不慎被鱼刺轻轻扎了一下。看似不起眼的小伤口,却让他在24小时内右手肿胀、剧痛,被紧急送入ICU,险些丧命。

    医生最终诊断为:创伤弧菌感染。这种海洋中的“隐形杀手”,在特定条件下能迅速扩散,引发败血症、器官衰竭,甚至致命。

    创伤弧菌是一种嗜盐、嗜温的细菌,喜欢夏季温暖的海水环境。一旦人体有破口接触海产、海水或被鱼刺等刺伤,就可能被感染。感染后的潜伏期短、毒性强,对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肝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危害尤甚。

    令人棘手的是,这种感染发展迅速,而传统细菌培养检测常常滞后于病情进展,导致患者错失最佳干预时机。

    为此,近年来更快速、更精准的微生物鉴定技术成为感染管理的关键。其中,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软电离质谱手段,在临床病原体识别中表现出色,具有识别速度快、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中。

    在这项前沿技术的推动下,安图生物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脱颖而出。其构建了超过5000种菌株的数据库,涵盖1700余种海洋水产相关病原菌,特别适用于创伤弧菌等高风险感染的快速识别。

    专家提醒,普通人群在处理海产品或接触海水时也要注意防护:——生食海鲜前需高温煮透,避免食用生蚝等高风险食材;——清洗或加工海产品时最好戴手套,避免被鱼刺、贝壳划伤;

    —— 一旦出现刺伤或破皮,应尽快用碘伏等消毒处理,如有红肿、发热症状及时就诊。

    对于医生而言,面对发病迅速、致死率高的细菌感染,时间就是生命。而从传统经验依赖到智能化辅助识别,国产创新检测技术正悄然成为医疗一线的重要“武器库”,守护每一个看似微小、实则关键的健康环节。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