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健康体重管理 “浙里”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01 10:00:39      来源:健康报       点击:

    从省市到区县,从医院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到社区健康体重管理训练营,在浙江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机构支撑、全民参与的健康体重管理工作格局初步建立。以此为突破口,该省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2025年“健康浙里行”健康体重管理年媒体采风宣传活动。记者实地采访浙江省级医院,以及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等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观察浙江省在健康体重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惠民成效。

    省级医院:学科融合与专业指导

      “中心编制了医疗机构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内容包括治疗流程、质量把控等,为全省医疗机构提供标准化的参考,争取让老百姓不管在哪家医院都能享受到规范的健康体重管理服务。”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该院副院长虞洪向记者介绍,作为浙江省健康体重指导中心挂靠单位,医院致力于促进健康体重管理工作规范化、同质化,实现对体重异常人群的精准化干预,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在浙江省健康体重指导中心,记者看到,该中心有14个诊间,包括内分泌科、全科、营养科、中医科、减重与代谢外科等多学科诊室,以及基础测评室、宣教室、远程多学科诊疗诊室等功能性空间。“我们整合多学科专家力量,推行‘健康体重管理师分诊﹢多学科诊疗﹢诊后个案管理’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一号多科联看、一站式闭环管理。”虞洪表示,成立2个月以来,该中心已接诊患者1200名左右。

      “减重不能只看体重,减少内脏脂肪、改善体质和身体机能才是关键。”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诊室,蔡玉群主任医师为患者点明了减重的核心要义。该门诊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功能医学、营养学的健康管理方法,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运用穴位埋线、耳穴压豆、养生功法、代茶饮等特色中医治疗方法,内外兼治、综合调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

      “减重应当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像管理慢性病一样持续管理体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贺晓鸣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在她看来,许多慢性病的根源在于不良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将健康生活理念深植于患者心中,让良好生活方式成为治病的良药。对于健康风险不大的患者,医院给予陪伴式管理,建立微信互助群,每天在群里发布健康饮食知识。”贺晓鸣说。

      综合施策、全方位管理,成为多家医院推进健康体重管理工作的共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记者了解到,该院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解决肥胖难题。针对肥胖的复杂成因,该院健康体重管理中心整合内分泌、营养、运动康复、中医、心理等8个核心科室以及20余个相关学科,为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此外,通过开发微信小程序“心理评估”模块,科学筛查情绪化进食、压力性暴食等心理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助力健康减重。

    市县探索:数字赋能与全域覆盖

      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重管理中心里,十几台电脑前,营养组、心理组及运动康复组的医生们实时回复“胖友”们线上咨询的各类问题。

      “我的手机里有不少微信减重管理群,每个群有10~15名患者,内分泌科医生、运动专家、营养师等共同为‘胖友’提供个性化减重方案。”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宁波市“胖胖俱乐部”负责人励丽告诉记者,为了帮助肥胖人群减重,她带领团队总结归纳出12条肥胖相关疾病管理路径、80余套营养处方模板和30余套运动处方模板。

      设在浙江萧山医院的杭州市萧山区健康体重指导中心,设置了评估、中医治疗、减重训练、中医茶饮等专业功能区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赋能健康体重管理全流程。诊前,患者可通过小程序完成初步健康评估,小程序智能生成干预处方建议。诊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日在小程序上进行饮食记录和运动打卡,小程序自动读取健康数据,由专业营养师及运动康复师提供线上陪伴、监督与个性化指导。

      绍兴市新昌县则发出“健康体重管理3651”口号——锚定知识知晓率、服务覆盖率、习惯养成率3个指标,抓实筛、诊、治、管、防、宣6个环节,聚焦孕产妇、儿童、学生、职业人群、老人5类人群,探索建立1套实用的综合干预机制。在新昌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糖尿病肥胖门诊,心血管、内分泌等多学科资源汇聚,与浙江省人民医院专业团队合作,通过中西医结合、专业随访、信息化支持,全方位服务肥胖患者。

    基层实践:体医融合与社企协作

      “以前减肥健身的方法都是自己摸索的,现在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给出健康管理建议,又有社区健身房的专职教练给我作专业指导,减肥越来越科学了。”在杭州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天仙社区健身房,社区居民陈女士高兴地说,她在参加社区21天健康生活方式训练营减重5公斤后,主动加入了健康志愿者队伍。

      在上城区,家门口的健康体重管理成为新风景。该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为居民提供体质监测、运动处方、慢性病干预“一条龙”服务。“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为不同人群提供运动指导,体医融合、双管齐下,帮助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重管理。

      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3”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要求健康体重管理要有调查、评估、饮食、运动、干预、监测、评价7个过程,贯穿多学科团队联动、强化家庭医生协作,全方位关心关怀、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全流程管理、实现健康体重管理从量变到质变3条主线。该中心执行副主任张弛介绍,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已对267名超重/肥胖患者开展多学科联合干预治疗。

      萧山区新塘街道汇宇社区面向辖区20~50岁居民设立健康体重管理训练营,邀请中医、健身、营养专家针对不同需求提供科学减重路径,同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以及百姓健身房与减脂营养企业,打造全区首个“医社企”协同的健康体重管理运营模式。首批55人参与训练营,以45天为一个训练周期。训练营以小组平均减重(减脂)、个人总减重(减脂)为指标进行考评,帮助参与者克服惰性、坚持训练。

      据了解,浙江省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健康浙江行动”,并将其列入2025年度“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项目。目前,该省共有营养指导员1.1万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20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8.1万人,正推动健康体重管理科普宣教和健康干预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医疗卫生机构等,掀起健康体重管理的全民热潮。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