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一旦护理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交叉感染,不仅阻碍患者康复进程,还会威胁身边人的健康。
一、患者的自我隔离与防护
(一)居家隔离要点
症状较轻且无需住院的患者,居家隔离时应尽量选择单人单间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借助排气扇等设备加强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患者的个人生活用品,如餐具、水杯、毛巾等,必须单独使用,切勿与家人混用。同时,要避免频繁出入公共区域,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房间门口放置脚垫并喷洒消毒剂,可减少病菌被带出房间的风险。在家中活动时,也尽量佩戴口罩,进一步降低传播几率。
(二)口罩的正确使用
外出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患者务必佩戴口罩。佩戴时,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并压紧鼻夹使其贴合面部。口罩的更换也有讲究,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出现污染或潮湿,应立即更换。在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三)痰液的科学处理
痰液是分枝杆菌的重要载体,妥善处理痰液是防止病菌传播的关键。患者应将痰液吐在装有消毒液的带盖痰杯内;若使用纸巾,吐痰后要及时焚烧处理。若不具备焚烧条件,可将纸巾浸泡在含氯消毒剂中1小时后再丢弃。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内病菌残留。
二、居家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一)空气消毒方法
患者居住的房间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每天消毒1~2次,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使用紫外线灯时,人员必须离开房间,避免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另外,选择带有高效过滤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也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菌颗粒,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二)物体表面与地面消毒
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床头柜等,每天都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地面则需使用含氯消毒剂拖地,特别是患者吐痰的区域,要进行重点消毒。在配制消毒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操作,以保证消毒效果。
(三)衣物及床上用品消毒
患者的衣物、床单、被套等要定期更换,可采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的方式,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清洗后的衣物应在阳光下充分暴晒,利用紫外线进一步杀灭病菌。
三、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确保治疗效果。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果等,增强身体抵抗力。此外,适当进行一些室内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结核病的护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自身的康复,也影响着他人的健康安全。通过严格落实自我隔离防护、居家环境清洁消毒以及日常健康管理措施,患者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