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项目合作
  • 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 分支机构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孩子有了血管瘤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11-11 16:20:36      来源:大河健康网       点击:

    一、先分清:红胎记≠血管瘤,但血管瘤常像“红胎记”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出生后皮肤出现红色斑块,会误以为是普通红胎记,其实可能是婴幼儿血管瘤。这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在3%-5%,简单说就是皮肤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小血包”,好发于头、面、颈部,也可能长在躯干或内脏。

    它和普通红胎记的核心区别很容易判断:血管瘤会“长大”——出生后1-3个月内快速增殖,颜色从淡红变鲜红,面积变大、厚度增加,摸起来可能有凸起感;而普通红胎记颜色和大小基本稳定,不会明显凸起。

    二、为什么宝宝会得血管瘤?家长别自责

    目前医学界对血管瘤的病因还没完全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和家长的“照顾不当”无关,不用自责。可能的原因包括:孕期激素变化、胚胎发育时血管异常分化、遗传因素等。

    值得注意的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克)的发生率更高,双胞胎、多胞胎也相对常见。如果宝宝出现血管瘤,家长先放宽心,它本质是良性的,不会恶变,多数能自行好转。

    三、血管瘤的“生长规律”:了解它才不慌

    婴幼儿血管瘤有明显的“生命周期”,家长掌握这个规律,就能避免盲目焦虑:

    增殖期(0-1岁):尤其是前3个月增长最快,斑块会变大、变厚、颜色加深,部分会凸起成“草莓状”(这也是草莓状血管瘤的由来)。

    消退期(1-5岁):1岁后增长停止,逐渐进入消退期,颜色从鲜红变淡红、粉红,再到褐色,凸起部分慢慢变平,面积缩小。

    消退完成期(5-10岁):多数血管瘤会消退,皮肤恢复正常,少数可能留下轻微色素沉着或皮肤松弛,一般对外观影响不大。

    四、这些情况必须就医,别拖延!

    虽然多数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出现以下情况时,一定要及时找皮肤科医生:1.血管瘤长在眼、鼻、口、咽喉等部位,可能压迫器官,影响视力、呼吸或进食;2.血管瘤快速增大,或出现破溃、出血、感染(表现为红肿、流脓、疼痛);3.血管瘤面积大(直径超过5厘米),或长在容易摩擦的部位(如腋下、腹股沟);4.家长无法判断是否为血管瘤,心里不踏实。

    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观察、药物治疗(如外用凝胶)、激光治疗等,治疗目的是控制生长、避免并发症,不用过度担心“治疗会伤害宝宝”。

    五、家长常见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一:“血管瘤会自己好,不用管”——部分需要干预,拖延可能导致并发症;

    误区二:“用偏方可以消除”——偏方可能刺激皮肤,导致破溃感染,反而加重病情;

    误区三:“血管瘤会遗传给下一代”——虽有遗传倾向,但概率不高,不用过度担心;

    误区四:“血管瘤是因为孕期吃了不好的东西”——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家长别自责。

    总之,婴幼儿血管瘤是“良性小问题”,多数能顺利消退,家长只要做到“早识别、早判断、必要时早治疗”,就能帮宝宝平稳度过这个阶段。如果对宝宝的情况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是最稳妥的选择。

    版权所有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
    ICP备案:京ICP备15021738号-1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西路3号院2号楼15层1816

    官方微信

  • 机构动态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